蜕变与梦想

关于使命和价值观

盛安德的使命是让中国程序员更敏捷,让敏捷扎根中国。
我们的愿景,让盛安德成为最适合程序员工作和发展的社会型企业。
我们的价值观:人的价值高于过程和方法;员工第一,客户第二、股东第三。

上一次提敏捷,是差不多十年前,我们集中力量做海外业务,看到敏捷能够为ODC业务提供最好的价值。传统ODC门槛很低,招来程序员就能做,当时市场上多数外包公司都做类似的业务,现在那一波外包风潮似乎褪去了,没有敏捷装点门面,我们可能也早已经随风而去了。

因种种原因,敏捷并没有在我们提出后得到深化,反而越来越浅层和表面化。

看数据,今年国内业务会有大的突破,这更加深了我的担忧。国内市场和软件公司经过十多年发展,已经形成一整套打法,如果我们一头扎进去,把自己定位于价值链末端,和国内软件公司比价格、比方案,希望在现有市场分一杯羹,我看不到希望。现在国内软件市场需求巨大,但并不健康,和十年前国外市场传统ODC业务一样,如果被眼前利益牵着走,容易迷失方向。

敏捷是实现员工(程序员)价值的途径。因此我把盛安德的使命,从提升和实现程序员价值,改为让中国程序员更敏捷,让敏捷扎根中国。更新的使命更加具体和清晰,明确出提升和体现价值的手段和方法。

愿景上,我增加了“社会型企业”这个概念。社会型企业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营利事业,但其营利不全是为了出资股东,而是为了提升竞争力、永续经营、扩大服务。(摘自http://wiki.mbalib.com/wiki/社会企业);社会型企业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,对社会整体起向上的作用。(摘自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社会型企业/7045858?fr=aladdin

关于国内软件市场

国内软件市场的问题,并不是客户能不能接受ODC或敏捷,而是客户和供应商都把软件开发项目当成零和博弈。软件开发是客户和供应商通过合作,共同创造新的价值的过程。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我们的定位不是供应商(Vendor),而是合作伙伴。非零和博弈的关系,在国内市场环境还很少见。一般的产品公司,卖产品给客户,和客户签订合同是零和博弈,因为卖的过程不再产生新的价值,对客户而言价格越低越好。一旦我们在博弈前提下和客户签订软件开发合同,结果经常是双输。

当然,我们可以把做过的软件拿来,作为半成品/解决方案重用,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。在市场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之前没有问题,但知识产权意识必将建立。未来的市场上,重视知识产权的公司才有竞争力。

软件工程师的价值,只能通过小时单价体现。这个观念在国内被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
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距,基本上都是意识上的差距,这是造成国内软件业不够成熟的根本原因。尽管市场潜力巨大,如果我们随波逐流,会变成拼体力,越做越累,最后干不动转行。找到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才有希望。

关于狼性与人性

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,好像叫“对员工好的公司最后都死了”。说对员工宽容的某公司又关门了,对员工要求严格、苛待员工的公司则蒸蒸日上。接着又一篇文章,是说金士顿的,全球最大的内存企业,不上市、不融资,员工福利超好,还分了一亿美元给员工,成为超越传统商业的理想主义企业。

今天的国内市场,很适合狼性公司生存,甚至会取得较大的发展,但我相信人才最终会流向人性多些的公司。